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白皮书是国际上公认的正式官方文件。此次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以严谨、客观、详实的数据和资料摆事实,其中大量事实和数据均来自包括美国在内的外方机构组织,例如先后引用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美国商会和荣鼎集团报告、美国智库“贸易伙伴”以及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多份数据。
在过去一段时间,美方一直指责中国公司利用各种方法从美国获得有价值的技术和知识产权。
关于此问题,白皮书指出:目前,中国的主要创新指标已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201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1.76万亿元,规模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38.2万件,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发明专利授权32.7万件,同比增长8.2%,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三。
白皮书还引用了美国商会及杂志的观点。在中国美国商会《2018年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中显示,其会员企业在华运营的主要挑战中,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已由2011年的第5位降低到2018年的第12位。《外交官》杂志文章也层指出,中国将成为全球知识产权的领军者。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国公司所提出的担忧,许多已通过司法改革和加强执法机制得到解决。
此外,白皮书强调,中国始终以互利共赢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开展国际技术合作。中国鼓励和尊重中外企业按照市场原则自愿开展技术合作,坚决反对强制技术转让,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
由以上数据可看出,中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才会使自己的发明越来越多,才会有其他国家的企业愿意把他们的知识产权卖给中国,中国在知识产权立法、司法、执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才出现了这样可喜的现象。此外,中国政府并不参与中国企业从国外购买知识产权或者向国外出口知识产权,中国政府做的就是要创造一个尊重知识、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促进知识产权的产生,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促进创新型经济的发展。
中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已建立起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和适应中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重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取得显著成效。中国民众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显著提高,对外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大幅提升,知识产权申请和登记量快速增长。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成效也获得了国际广泛认可。
美国无视中国多年来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善外资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绩,对中国作出诸多不客观的负面评价,采取加征关税、限制投资等经贸限制措施,挑起中美经贸摩擦。指责中国强制技术转让没有事实依据,完全站不住脚。
中国在自己发明创造的同时,也和其他国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贸易。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已达到356亿美元,相比2001年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19亿美元,增长近19倍。且2018年中国向美国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达到86.4亿美元,占我国购买知识产权总额的近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