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或者转让,可以自行提交材料到国家专利局办理,也可以委托代理机构代为办理。在实践中,为何很多人不自己申请,却还需要委托他人代为办理呢?这里面有多种原因。
首先,申请人不熟悉专利相关流程,需要委托他人办理。
隔行如隔山,专利也是如此。尽管专利申请人或者发明人对自己的技术较为熟悉,但专利并不同于技术本身,还需要专业的人士进行专利检索和分析、进行专利撰写和修改,还需要提交完成相关流程,这样,申请人或者发明人尽管很懂自己的技术,但并不能直接将该技术提交到专利局。不熟悉是需要委托他人办理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其次,专利事务繁琐,需要专业的人代为办理。
专利从技术交底书变成能提交申请的文本,以及到能获得证书的法律文书,需要经过多种处理,这些处理,可以看作是专利申请所特有的程序或者事务,往往较为繁琐。
一个专利从技术交底书开始,往往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的处理:
(1)专利技术的理解和检索分析:在充分理解了专利交底技术书的基础上,需要多方面的技术检索和分析。除了需要结合经验考虑专利技术本身的合理性和可改进之外,还需要针对技术要点进行专利检索分析,一方面需要克服专利技术已经被申请的情况,避免重复申请,失去授权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检索能确定本专利的技术创新点和保护点,为申请人争取最大的可授权性和保护性。
(2)专利文本的撰写和修改完善。专利文本需要完成五书的撰写,包括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当然,如果没有附图,如有些发明专利,那就是说明书摘要、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如何完成这些文本的撰写,是最需要付出劳动的,有很多窍门和经验,一方面需要最大限度保护技术要点,另一方面,还需要尽可能获得授权,甚至还得考虑技术的公开和保密性,为客户正确最大的利益。专利撰写的核心,根据专利申请人的目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案和措施,也是专利撰写者需要考虑的。
(3)专利事务流程办理。在专利文本撰写并获得修改定稿后,需要提交给专利局,这之前,需要办理费用减缴手续,否则官费很高;然后需要收集专利申请人和发明人相关信息,确定相关申报信息;采用客户端进行提交,还得把握期限及时缴费。这后面,还得接收审查意见或者授权通知书之类,在合理的期限进行处理。每一个环节出现错误或者偏差,可能就会造成专利意外事件,使得本来有机会授权的专利,可能会因为流程不到位而造成失效。
上述三个阶段属于专利申请过程中,较为笼统却又十分关键的。十分繁琐,往往需要好好学习或者参加实践后获得,其中,有些也需要多年的经验或者技术领域的人予以完成才行。
再次,考虑专业分工性,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往往也需要让他人来办理。
一般而言,发明人是专利的实际技术提供者,专利申请人是专利的权利享受者。大多个人类型申请的专利,申请人和发明人多数是统一的,但单位类型的,大多是分离的。企业或者单位是专利所有权拥有者,因此,申请工作也是他们去完成的。这样的话,出于企业没有精力专门培养相关专利人员的考虑,大多就会委托有经验的机构来办理。这也是考虑专业分工的原因。
在实践当中,有以下一些情况,很多人的专利还是自己撰写和自己提交完成的,也就是说,专利申请人或者发明人,完全可以自己完成相关专利事务或者流程,并尽可能在授权保护和拿证书方面获得平衡。
一个就是专利申请量多,却又不愿意掏更多的钱的个人或者企业。专利申请费没多少,在获得减免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费才75,发明加上实质审查费也就370(个人或者企业减免85%)。而专利代理服务费,往往几百到几千不等,对于一些个人而言,一旦申请多个专利,显然费用有点多。于是,从节约成本的角度,他们往往想着自己去搞。但是,因为不熟悉,就需要付出学费了,也希望参加相关专利撰写的培训,更希望获得相关指导。
另一个就是从今相关从业后进行投资为导向的专利申请。专利从业的门槛说高也高,说低也低。特别是一些曾经跨入专利从业的人员,很多时候,自己也在搞些专利申请,或者撰写,或者提交申请,其目的,往往用于兼职或者投资。因此,他们大多从成本考虑,也是自己搞,以自己的名义申请或者投资,然后参与市场交易,获取相关价值。相关的投资策略和风险,小编也分享过,感兴趣的朋友可去翻阅历史文章。
从专利申请成本角度考虑,从专利授权获得证书考虑,从专利保护角度考虑,对于一些专利感兴趣的企业或者个人,小编认为,可以考虑自行学习相关专利撰写技巧和事务流程。一方面,专利本身是允许自行提交申请的,前提是专利撰写文本的正确和准确性,和事务流程的及时跟进;另一方面,经济形式不好,能省点钱也不是坏事。此外,有些发明人担心技术泄密,或者出现技术被骗的情况,也可以考虑自己去撰写和申请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