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郑渊洁发微博称其授权的集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三体合一,囊括所有知识产权的舒克贝塔牙膏来了。
很多人看到微博会觉得郑渊洁非常有知产意识,对自己的作品保护的这么全面,殊不知,作为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的童话大王,早期也受到了侵权的困扰。
漫漫维权路
从他1978年发表第一篇童话算起,差不多不间断的写了近40年。郑渊洁曾称自己其实还能写得更多,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面对源源不绝的各种侵权,维权行动实在是太过分神了。
从1981年开始,创造了众多文学角色的郑渊洁,其书刊总发行量已超过3亿册。但是由于发行量大,笔下的舒克、贝塔等文学角色太知名,一些无良商家挖空心思傍名牌,恶意抢注商标,使得郑渊洁笔下具有高知名度的文学角色,被恶意抢注了超千余个商标。
在创作上,郑渊洁剑走偏锋、独辟蹊径,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维权上,他同样走出了一条不寻常路。
1985年,郑渊洁创办了“只登一个人作品的童话大王月刊”——《童话大王》,每天写6000字,如今已经坚持33年,印数超过2亿册。“我一般在凌晨4点半到6点半写作,白天的时间用来维权,因为维权的项目太多了。”他笑称。
在身体力行打盗版的同时,郑渊洁还深入研究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市场动态,全面掌握自己作品的授权情况,厘清自己的版权资产。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演绎者所有,但是根据演绎作品再派生出其他形态的作品,仍然要获得原著作者的授权,原著作者有获得经济报酬的权利和署名权。”郑渊洁表示,对未经他许可开发《舒克和贝塔》衍生产品的行为,他曾展开多次维权,但效果均不理想。这件事给了他一个教训,不再授权别人拍摄他的作品。而近几年,针对《舒克和贝塔》衍生品维权又出现转机,得到了多部门的支持。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可以让原创作者越来越有自信和创作的激情,能极大地促进国家文化实力的形成。”郑渊洁说。
“皮皮鲁”维权成功
他通过维权手段要回来的第一个商标就是“皮皮鲁”商标。
2010年,成都邹家鸿恶意申请注册第7197328号皮皮鲁商标,意图傍皮皮鲁之名生产销售“皮皮鲁”牌猪皮肉食。在国家商标局对该商标进行公告时,郑渊洁提出异议,指出该商标侵犯了他的知识产权。鉴于当时国家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还不完善,商标局未受理郑渊洁的异议,将该商标予以注册。成都邹家鸿用这个恶意注册的“皮皮鲁”商标由成都汇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皮皮鲁山椒猪皮”,利用“皮皮鲁”在读者中的影响力获利:
直到2017年,国家最高法发布了《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对于著作权保护期限内的作品,如果作品名称、作品中的角色名称等具有较高知名度,将其作为商标使用,在相关商品上容易导致相关公众误认为其经过权利人的许可或者与权利人存在特定联系,当事人以此主张构成在先权益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
这项规定出台后,他于2017年再次提出撤销申请,2018年商评委员宣告“郑州皮皮鲁西餐厅”的“皮皮鲁”商标无效。这个被他人使用了14年的“皮皮鲁”终于被他要回。
拿到裁定书的那一刻,郑渊洁热泪盈眶:“其实不是单单为自己,这件事情对其他作家而言也是利好的消息。”而据郑渊洁介绍,目前仍有191个童话形象的商标被抢注,他还将继续进行维权
健全知产保护
在多年的维权道路上,郑渊洁也在不断的健全自己的知产保护版图,目前商标325枚,著作权187个。可以说维权意识比较强,整体还是比较齐全的。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舒克贝塔”商标,中国商标网显示其类别保护20余类,其中热点类保护还是比较全的,比如万能类别“35类-广告销售”,非常契合儿童出版物的“16类-办公用品类”“41类-教育娱乐”等,但笔者还是发现有一些冷门类别,郑渊洁并没有注册。比如“01类-化学颜料”“05类-医药”等近10余个类别。虽然这些类别相较热门类别来说,确实比较冷门,但是商标注册类别不全无疑会增加以后的品牌风险。
关于牙膏的专利申请,是一项中国实用新型CN93212096.2 儿童牙具礼品盒,显示发明人是郑渊洁。
其实,郑渊洁在不断的维权过程中,也在不断的自省,整理自己的作品,不侵犯别人的权利。几十年坚持不懈维护知产,不仅很好地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创造了财富,还让他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与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