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星测高数据自身的潮汐校正方法

次浏览
  • 详细信息
  • 成果简介
  • 应用范围
  • 前景分析
成果名称: 基于卫星测高数据自身的潮汐校正方法 关键字: 应用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高新技术领域: 航空航天技术 所在地: 北京市 知识产权类型: 发明专利
知识产权编号: ZL201410032213.2 成果体现形式: 发明专利 成果属性:
成果所处阶段: 成果水平: 国内先进 研究形式:
学科分类: 战略新兴产业: 请选择... 课题来源:
第一完成单位名称: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第一完成单位属性: 技术成熟度:
合作方式: 专利许可 交易价格(万): 5.00 所属十强产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卫星测高数据自身的潮汐校正方法,涉及卫星测高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测高卫星测得的海面高时间序列提取出潮汐信息,并根据此潮汐信息对卫星测高数据进行潮汐校正,可避免使用全球潮汐模型对区域海域潮汐校正的不适用性,提高卫星测高数据在区域海平面变化监测与预测的实用性和精度。

本发明涉及卫星测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卫星测高数据自身的潮汐校正方法。

本发明通过测高卫星测得的海面高时间序列提取出潮汐信息,并根据此潮汐信息对卫星测高数据进行潮汐校正,可避免使用全球潮汐模型对区域海域潮汐校正的不适用性,提高卫星测高数据在区域海平面变化监测与预测的实用性和精度。

卫星测高技术通过发射和接收雷达脉冲信号观测卫星与海面之间的距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分析研究海平面变化趋势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基于T/P卫星和Jason-1卫星等测高数据。
T/P(TOPEX/Poseidon)卫星于1992年8月10日由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与法国空间局(CNES)联合发射,全名为海神号海洋地形试验卫星,TOPEX和POSEIDON是卫星上搭载的两个测高计,分别由美国NASA和法国CNES设计。卫星轨道高为1336KM,轨道倾角为66°,能够保证全球90%的海洋得到覆盖。10天(127圈)的重复周期保证了每年有35组测高重复数据。发射T/P卫星的主要目的是从空间监测全球海面高,以使得科学家们能够计算海洋环流以及海洋环流对环境的影响。T/P卫星以其高时空覆盖率和高精度(可达4cm),使得卫星高度计资料成为研究全球绝对海平面变化的重要手段。许多学者利用高度计数据对中国海海平面进行了研究分析。Jason-1卫星是T/P卫星后继星,于2001年发射成功,两者轨道参数及重复周期相同。
 利用卫星测高数据进行海平面变化时需要将得到的海面高数据进行潮汐校正,以减小潮汐对海平面变化分析的影响,进行潮汐校正所需要的潮汐信息主要来源于可靠的海潮模型。目前对卫星测高数据进行潮汐校正多基于全球潮汐模型,在地球物理数据分发时,潮汐改正项已经包含在其中,在计算海面高的时候自行选择潮汐模型进行潮汐改正。然而这些潮汐模型无论是纯流体动力学模型,还是将流体动力学中加入了卫星测高成果得到的模型都是全球潮汐模型。全球潮汐模型在近海区域精度低、适用差,不适于区域海平面变化研究中对卫星测高数据进行潮汐校正。


  • 附件

联系方式

  • 联系人:

    王先生

  • 联系电话:

    18131256261

  • QQ/MSN:

  • Email:

    shengxunkeji2000@sina.com

  •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

请填写以下信息

  • 联系人姓名:

  • 联系人电话:

  • 手机号:

  • 邮箱:

  • QQ:

  • 工作单位:

  • 地址:

  • 意向说明:

  • 取消 确定
  • logo图片

    专注专业

    资深行业经验,专业技术运作团队

  • logo图片

    信息保密

    专利或技术全方位严格保密,保证用户权益

  • logo图片

    快速转让

    依托大数据,精准对接需求企业,节约成本

  • logo图片

    一站式服务

    技术转让一站式服务,省心更放心